全國咨詢熱線:13466783642

聯系昊景金達

聯系方式:
聯系人:王經理
電話:13466783642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信息路甲28號B座(二層)02B室-192號
基地地址:北京市大興區六合莊村
QQ:1279446431
郵箱:1279446431@qq com

首頁 ?園林景觀設計助推綠色建筑發展
園林景觀設計助推綠色建筑發展
】  【】  【2014-11-05 14:54:48
  從自家陽臺上的蔬菜園采摘水果、蔬菜,每天享受一盤沙拉,芳香園中的亞熱帶植物不僅為臥室創造芳香的休息環境,而且都可食用,整個夏季都不需要空調而維持較舒適的室內環境……這便是運用生態設計手段將低性能住宅建筑轉化成綠色建筑之后的情形。

  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推進園林景觀設計發展的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副院長李迪華日前接受《經濟參考報》采訪時表示,景觀設計作為一種系統策略,整合技術資源,有助于用最少投入和最簡單的方式將一個普通住宅轉化成低能耗綠色建筑,這也是未來我國綠色建筑的一個發展趨勢。不過,目前我國景觀設計發展水平較國外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應盡快彌補觀念、人才培養、政策制定等方面的缺失,加快推進我國景觀設計的發展。

  “裝修得漂亮不是第一位的”

  觀念落后尤其是對景觀設計本身認知的誤區是導致我國當前景觀設計水平遠落后于國際發達國家的重要原因之一。對于如何相對科學和準確地理解景觀設計,李迪華認為,景觀設計的內涵非常豐富,與生態學、植物學、植被學、氣象與氣候學、水文學、地形學、建筑學、城市規劃、環境藝術、市政工程設計等諸多學科均有緊密的聯系,是一個跨學科的應用學科。景觀設計學要處理城市化和社會化背景下人地緊張的復雜性綜合問題,關乎土地、人類和其他物種可持續發展,最終目的是為實現建筑、城市和人的和諧相處創造空間與環境。

  廣義上的景觀設計是在較大范圍內,為某種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適的地方并實現最合適的利用,因此城市與區域規劃、城市設計、交通規劃、土地利用規劃、風景園林規劃、住宅建筑等在不同程度上都可納入到景觀規劃的范疇。狹義上的景觀設計則是指對某一特定項目的設計,比如一間公寓或一座公園的設計,各種類型的設計活動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李迪華表示,就狹義而言,一個好的景觀設計作品,包含兩方面重要含義,一是要具有生命意義,二是要有人文關懷。就一層含義來說,景觀設計首先要關注自然,強調城市和建筑是地球區域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是生物物種的棲息地。因此現代景觀設計,充分尊重水文、氣候、地形、土壤、植被等生態系統的相互依存體系,注重維持生態平衡及良性發展。

  “就綠化來說,我們應選用鄉土植物材料,而不應該為了追求綠色片面引種外來植物改變當地植物群的結構。”李迪華說,本土的材料、植被不僅有利保護本地特色的完整性,還大大降低了景觀的營造成本,從而減輕土地的負擔和資源消耗。

  然而現實生活中的反例卻比比皆是。有關研究表明,南部某城市歷史上的原生植物種類繁多,結構復雜,群落穩定性大,但由于高度城市化,原生植被多已無存,目前的城市綠地群落類型多是人工培育的單優種群,而且喬、灌、草、藤本植物種類均明顯減少,該地市區植物種數一般公園僅85種,居住區65種,道路為2~5種。對比之下,當地受科研保護的自然保護區則共有植物375種。

  李迪華進一步表示,從人文關懷的角度來說,景觀設計要保證生活在其中的人是安全的,并且適應人們長期生活的心理感受。“很多人都認為景觀設計要把城市或建筑裝修得漂亮,其實這在景觀設計中反而并不是最重要的。”

  景觀設計助推綠色建筑發展

  近年,綠色建筑正越來越受到國內地產商和購房者的青睞,專家認為,運用多種景觀設計手段有利于實現低性能住宅建筑向綠色建筑轉化。

  有統計數據稱,目前,建筑耗能總量在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中的份額近30%,我國既有建筑達400億平方米,卻僅有1%為節能建筑,每年新建建筑近20億平方米,但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如何讓它們成為低能耗的綠色建筑?景觀設計專家表示,一個最可行的途徑是,在不犧牲建筑環境的舒適度前提下,用較少的投入、簡單易行的方法通過局部改造,使既有建筑能充分利用自然環境。盡量少用化石能源,從而實現以最少的投入來獲得最高效的節能效果。

  北京某中高密度社區的一處公寓改造便是典范,該項目由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俞孔堅主持設計,使用社區內兩個位于四至五層的相鄰躍層公寓單元進行實驗,改造集中在公寓中單個面積近30平方米的兩個露天陽臺和面積近11平方米的隔墻。

  據李迪華介紹,具體的改造設計是將兩個主要臥室外的陽臺轉化為溫室花園,一個是服務于廚房的生產性蔬菜園,另一個是為主臥室準備的可食用芬芳花園。溫室罩面用玻璃和遮陽格柵結合而構成,以便控制光線進入強度,設計可以手動開啟的窗戶,使小氣候得以方便地進行人工調控;在屋頂安裝太陽能光熱板,收集的太陽輻射提供家庭廚房及洗浴需要的熱水。兩個花園的水中都養有數尾游魚,既可供娛樂,更重要的是維護水質,避免收集的雨水中蚊蠅滋生。

  分隔兩個公寓單元的隔墻被設計成為一個“生態墻”.整個墻面由塊狀的多孔上水石鑲嵌而成,墻頂留溢水槽。利用上水石多孔滲水的特征,吸收和滯留墻頂流下的水體,同時上水石也能給予苔蘚和草本植物以生長的環境,從而使整個墻體成為一個氣候的調節器。在炎熱的夏季,蘊含水分的墻體蒸發帶來清涼可替代室內空調;在干燥的冬季,帶來充沛濕氣。據測算,由于陽臺花園對戶外環境的緩沖作用和生態墻的降溫作用,整個夏季都不需要空調而維持較舒適的室內環境,僅此一項,兩套公寓就節省用電6000~8000kwh.

  經過雨水收集、太陽能和生態墻的設計,用極低的投入,將一個本來耗能的建筑,改造為低碳節能的綠色建筑,有效地降低了能源的開銷,同時提供了兼具生產功能的舒適居住環境。它表明將景觀設計作為一種系統策略,整合技術資源,用最少的投入,最簡單的方式將一個普通住宅向綠色建筑進行轉化的可行性。“這可能是未來我國綠色建筑的一個發展趨勢。”李迪華說。

上一條新聞:沒有了

下一條新聞:邊坡綠化工程技術體系

?
,国产女人高潮抽搐叫床视频,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H动漫,性疯狂的丰满熟妇视频
18禁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看下 | 发狂的吸住她的乳尖 | 亚洲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蜜芽 |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